01
成功和失敗之間
有一層不易突破的壁障
沒有獲得成功的人未必缺乏責任感,事實上其中不少人有誠意,有熱情,工作努力,在這些方面他們與成功人士并沒有什么區(qū)別。
盡管如此,有的人成功了,有的人卻失敗了,人們或許感嘆世道不公。實際上,兩者之間雖然只有一層薄紙之差,但是它竟是一層不易突破的壁障。
這個“差”是什么?是堅韌性和忍耐力。失敗人士在遭遇壁障的時候,一開始就認定壁障無法突破。
換句話講,他們努力是努力了,但努力到一定程度,就停止了。這種人碰到障礙,總會尋找適當?shù)慕杩?,停止努力?/span>
要實現(xiàn)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實現(xiàn)的事情,必須持續(xù)堅韌不拔地努力,必須打破自己頭腦里的既成概念,“只能做到這一步了”。
如果持有這種頑固的觀念,那么就不可能突破壁障。但如果能夠超越壁障,就能達至成功。
壁障最終必能突破,這種自負和自信,可以形成堅韌的性格。而這種堅韌性又會把我們引向更大的成功。
在無法完成任務時,人總會列舉許多條理由,結論是“因此不可能”。這也沒有,那也缺乏,不可能的理由總能找得出來。
如果大家都是這種精神狀態(tài),決不可能開拓新的事業(yè)。
02 心靈純潔的人 更容易達成眼前的目標和人生的目的 環(huán)顧我們周圍,看上去并不聰明的人,由于基于信念敢冒風險,持續(xù)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,結果獲得成功的案例很多。 有一段話非常貼切地表達這個道理。20世紀初,英國著名啟蒙思想家詹姆斯·艾倫在其著作《原因和結果的法則》中如此寫道: “與心地骯臟的人相比,心靈純潔的人更容易達成眼前的目標和人生的目的。心地骯臟的人因為害怕而不敢涉足的領域,心靈純潔的人隨意踏入就輕易獲勝,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?!?/span> 讀到這段話,我很是感慨,因為這句話真切地表達了人生的真理。 相反,頭腦敏捷、才華橫溢的人,運用聰明才智,深思熟慮后推進的事業(yè),最終卻遭遇失敗,這種案例也不少。 產(chǎn)生這種差別的原因在哪里呢? 那就是有沒有純粹而強烈的愿望。純粹而強烈的愿望所帶來的信念,擁有超越一切智慧、一切戰(zhàn)略戰(zhàn)術的力量。 請你們一定相信信念的力量,胸懷純粹而強烈的信念,不懈地努力。秉持這樣的“思維方式”努力進取,不僅自己的人生能夠結出豐碩的成果,這個社會也一定會變得更加豐富、更加美好。
03
關鍵崗位上需要的
不是那些耍小聰明的人
有句話叫“人是城堡、人是石墻”。互相信賴的人集合在一起,就相當于堅固的城堡和石墻。組成石墻的有大石塊也有小石塊。
光有漂亮的大石塊疊在一起的石墻,經(jīng)不起風吹雨打,只有把小石塊填滿大石塊之間的孔隙,才能砌成堅固的城墻。
公司也一樣,各個關鍵崗位上需要的不是那些耍小聰明的人,把具備高尚人格而且紋絲不動的人配置在要害的崗位上,公司才會順利發(fā)展。
缺乏這樣的人,而多了形勢好時唱高調(diào)、形勢不好發(fā)牢騷的人,多了聰明過頭、稍微吃點苦頭就嚷嚷辭職的人,那么石墻就會變得千瘡百孔,好不容易建筑起來的城堡就會崩毀于一旦。
稍稍遲鈍、不那么聰明的人們團結一致,10年、20年、30年、40年如一日,堅守崗位,保護企業(yè),公司就能屹立不動。
還有,那些被認為不很聰明的人,后來當上了事業(yè)本部長、專務、副社長、社長。
年輕時看來并不出色的人當上社長以后,同那些一流大學出身的一流公司的社長相比,不僅毫不遜色,而且干起事業(yè)來更加得心應手。
04
只有“愚鈍”的人才能堅持
持續(xù)鉆研把愚鈍變非凡
初看似乎愚鈍的人,只要持續(xù)不斷努力做同一件事,就能變成一個非凡的人?!俺掷m(xù)就是力量”,持續(xù)不斷地鉆研同一件事,“持續(xù)就會把愚鈍變成非凡”。
社會稱頌的名人達人,比如劍術達人、制作器物的名人、具備匠技的人、工藝大師、嫻熟操作機器的人等,這些所謂名人達人都是在幾十年的時期內(nèi),埋頭于一行一業(yè)、鍥而不舍的人。不做這樣的努力,就成不了名人達人。
有點小聰明、頭腦靈活、反應敏捷的人,要他們在三四十年的長時間內(nèi)做一件踏實枯燥的工作,他們往往堅持不了。
例如,制造刀的刀匠名人,不管嚴冬還是盛夏,在風箱前面,一邊聽師匠傳授,一邊掄錘鍛打,40年如一日,這么枯燥的工作,頭腦機敏的人干不來。
只有“愚鈍”的人才能堅持,這種“愚鈍”的人經(jīng)過三四十年辛苦努力,就成了名人達人。我想企業(yè)培養(yǎng)人才的要訣也在這里。
不要把“所謂董事”想得太復雜。讓他們當董事,就能喚起他們的自覺性。提拔他們當董事,對他們說:“當董事要負責任呵!請同我一起努力加油吧!”
有不夠機敏的人,但他們非常老實,有忠誠心。自創(chuàng)業(yè)以來長期與你同甘共苦,作為對他們努力的一種回報,讓他們當董事。
其中認為自己難以勝任的“愚鈍”的人就會格外感動,他會說:“為了社長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。”而這樣的人就是企業(yè)的寶貝。只有重用這樣的人,才能守住企業(yè)的江山。